悬赏全覆盖 让失信者无所遁形 ——泸州龙马潭区法院创新悬赏全覆盖执行机制工作纪实
日前,“龙马战狼”又在龙马潭区法院微信公众号上“喊话”:“即日起,凡向本院提供以下被执行人行踪以及其隐匿、转移的财产线索,经抓获并查实或使该案执行到位的,举报人获得相应的悬赏金。”
这是该院今年发布的第161期悬赏及督促自首公告,公告同步在多种媒体上发布。该院院长彭胜昔告诉记者:近年来,龙马潭区法院创新推出“悬赏全覆盖执行机制”,围绕查人、找物关键突破点,分类实施保险悬赏、比例悬赏、爱心悬赏,通过精准发布悬赏公告,利用融媒矩阵“喊话”失信被执行人,常态化开展督促自首等多维执行举措,撬动全社会力量形成执行“天网”。2020年,龙马潭区法院执行到位金额提升至4.80亿元,执行到位金额、执行到位率、第三方测评满意度均位列全市第一。
“无强制、非执行”,这支被称作“龙马战狼”的执行队伍在“切实解决执行难”的道路上不断创新,被最高人民法院评为全国法院“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先进单位。
分类悬赏 助力破解“执行难”
“本以为连人都找不到,案子很难办理。没想到从法官找到被执行人,仅一个小时左右,就收回了全部案款……”2019年3月,当杜某领到龙马潭区法院执行法官追回的欠款时,直唿“太意外”。
“我们接到举报电话,立即赶到成都东站,在当地警方的配合下,将被执行人程某当场拿下。担心被拘留,程某当即给他的朋友打了三个电话,1小时后,程某欠杜某的欠款69.1万元全部到账。”龙马潭区法院执行局郭徽是办理杜某申请执行程某借款合同纠纷一案的执行法官,把这起执行效果特别好的案件归结为“悬赏机制出了线索,快速将案件执结”。
案件结案第二天,保险公司就向举报人支付了1万元的悬赏金。
“查人找物难一直是困扰执行工作的顽疾。为破解这一执行难题,龙马潭区法院依照法律规定,明确划定适用悬赏执行的具体情形,并实施分类悬赏,以提高案件执行到位金额。”龙马潭区法院法警大队长邱勇说。
分类悬赏分成三大类——
涉民事执行案件采用保险悬赏。2018年5月,龙马潭区法院与中国人保财险泸州市龙马潭支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推出诉讼保全险、执行救助险、先予执行险、执行悬赏险等“四大险种”,举报线索经核实并执行到位的由保险机构按约支付悬赏金,悬赏保险费用由申请执行人自行支付。投保1000元,可获得1万元悬赏金;投保2000元,可获得2万元悬赏金。
涉民生执行案件采用爱心悬赏。由法院干警自愿捐助设立“川南自贸玉带包拯爱心基金”,并通过融合企业、社会个人的爱心捐助等多方渠道,不断壮大基金规模。对经核定需进行“爱心悬赏”的涉民生案件,从“爱心基金”中予以支付悬赏保险费用。截止目前,该基金已为困难申请执行人缴纳保费6.2万元,购买爱心悬赏保险61份,促成自首13人,抓获3人,撬动16件民生案件顺利解决,执行到位80余万元。
涉商事执行案件采用比例悬赏。对于无财产可供执行的民商事案件,申请执行人自行确定不低于执行到位金额5%的费用作为悬赏金,凡向法院提供被执行人行踪以及隐匿、转移的财产线索,经查实并使该案件执行到位的,从执行到位金额中予以直接支付举报人相应比例的悬赏金。
融媒矩阵“喊话” “老赖”无处躲藏
“陈友权,龙马战狼喊你回家过年了!”2020年春节,突如其来的疫情让龙马潭区法院执行工作陷入被动。
“周某某与陈友权民间借贷纠纷案件,经法院判决陈友权应当支付周某某本金100余万元及利息。在案件执行过程中,我们发现,陈友权名下银行账户上有大额银行流水,有履行能力但一直逃匿在外地,拒不执行法定义务。我们指名道姓,通过电话、微信、移动执行APP、网络大数据等手段喊话,督促陈友权自首。”龙马潭区法院执行指挥中心主任陈晓枫介绍说。
2020年3月,执行法官苦苦寻找的涉嫌拒执犯罪的被执行人陈友权迫于舆论压力,通过微信视频投案自首。同年12月18日,龙马潭区法院判决陈友权犯拒不执行判决罪,判处有期徒刑八个月,缓刑一年六个月。
为了扩大案件执行社会参与面,龙马潭区法院发布了系列公告,除了传统媒体外,还通过“微信、微博、抖音、今日头条”等新媒体平台,倾力打造融媒矩阵。“胡市镇的朋友,悬赏礼包来了!”“云溪的朋友们,悬赏礼包来了!”……一天一次更新,一天一个喊话,开启了执行联动的“全民总动员”模式。
据邱勇介绍,龙马潭区法院一方面联动区检察院、区公安分局联合发布督促自首公告,深入社区、村组,向被执行人亲属开展“一对一”入户送达、政策宣讲,规劝被执行人自首。另一方面,通过“悬赏公告”与“敦促自首公告”,鼓励人民群众积极举报被执行人居所和财产线索,构建社会公众齐参与的大执行格局。
据统计,截至今年6月,该院已通过融媒矩阵精准发布悬赏执行公告326案372人次,根据举报线索,累计执行到位3000余万元。
信用修复 失信者也可退出“黑名单”
“作为法人代表,那段时间坐不了高铁,乘不了飞机,处处受限。退出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后,我们又复工复产了,我外出也方便了。”谈起那段上“黑名单”的日子,四川某器材公司法人代表曾某不胜感慨。
四川某器材公司的原料供应商是泸州某化工公司,该器材公司停工后未按期支付货款,某化工公司诉至龙马潭区法院。经龙马潭区法院调解,该器材公司同意支付某化工公司货款100余万元,双方达成了分期还款协议。但到期后,该器材公司未履行约定,某化工公司即向龙马潭区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执行过程中,因器材公司拒不报告财产,我们对该公司及法定代表人采取了失信限高措施。意识到法律威严的曾某主动到人民法院说明情况。原来,环保整治标准提高后,该器材公司无法持续生产,经营出现困境,无力还清债务。经法院协调,化工公司决定向该器材公司伸出援助之手,继续向器材公司提供原材料生产加工产品,销售回款后再归还债务。2020年初,器材公司成功向化工公司归还了全部货款本金100余万元。我们将被执行人及法定代表人曾某移除出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并实施信用修复。”参与此案执行工作的邱勇说。
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为实现“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价值目标,龙马潭区法院以政府信用数据交换共享为核心,联动多部门形成跨地区、跨领域联合激励与惩戒机制,构建“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社会信用体系。对符合“六类情形”之一的失信被执行人,实行“零漏网”,全部纳入“失信名单”,在媒体平台同步予以公告曝光。对严重违法的人员,依法予以司法拘留;对涉嫌犯罪的,依法予以追究刑事责任。与此同时,该院于2019年4月18日推出《关于对失信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家信用修复的实施意见(试行)》,这也是泸州市第一个信用修复实施意见。该《意见》指出,对经审查符合条件的,移出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将通过媒体平台公开予以信用修复,引导被执行人积极履行义务,修复自身信用,重塑诚信形象。
“执行工作需要穷尽一切手段,悬赏机制就如杠杆,撬动起全社会力量破解执行难题。悬赏全覆盖执行机制与信用修复的双向并轨施行,有力推动龙马潭区法院切实解决“执行难”跑出“加速度”,切实增强了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为推动泸州高质量发展,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构建社会诚信体系提供了坚实的支撑。”彭胜昔说。
文章来自:信用中国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